現代物流報全媒體 高博漸
導語:12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中央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重拳出擊,特別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當前到底是哪些企業在搞壟斷?是哪些資本在搞無序擴張?是華為、大疆、中芯國際這些實體經濟?顯然不是,這些實體企業都在自己的領域和行業深耕,既沒有搞壟斷也沒有搞資本的無序擴張。
那么,中央到底是指哪些企業和資本在搞壟斷和無序擴張呢?我以為主要是指互聯網巨頭和互聯網金融巨頭。中央提出這個問題是跟前不久被叫停的螞蟻上市事件有直接關系,與當前互聯網巨頭瘋狂而兇猛的壟斷與擴張勢頭有關,與一些互聯網巨頭對互聯網平臺壟斷有關,還與當前美國正在對亞馬遜、臉書、蘋果、谷歌等大型科技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有關。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所謂跨界打劫,資本運作,快速裂變等看似“高大上”的互聯網思維,充斥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國情和14億人口發展中國家的現實生活,特別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暴露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不足和軟肋;ヂ摼W巨頭和互聯網金融巨頭卻看到了疫情下的“商機”,各行各業的“攪局者”披上互聯網思維和資源整合的“良策”,做出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應有的貢獻”。近期,物流行業出現兩大亂象,影響著行業、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其一,菜市場大變天,引發社會眾議。
據TOP互聯網公眾號報道,“菜市場大變天,阿里美團賣菜,雞蛋 3 毛,土豆 9 毛,個體戶撐不住了!睂дZ:在菜市場的互聯網爭奪中,資本不受控、規劃不受控、競爭不受控,必然會導致形形色色的亂象。奉勸那些巨頭們:可以不為國分憂,但請不要為國添亂!
巨頭陰影下的小民
在菜市場擺攤的老王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扛過了疫情,卻倒在了巨頭們的鐵蹄下。 9毛9一斤的土豆;一元一包的粉絲;4.9元一斤的雞翅;5.9元 20枚的雞蛋;…… 巨頭們這個10億、那個20億的補貼,把蔬菜的價格打到了成本價以內,這根本不是菜市場能出的價。
老王作為菜場小商販的個體,每天還沒天亮就去批發市場進菜,回來后分揀打理,坐在案板前等待顧客。 現在,顧客們都被互聯網巨頭的補貼價吸走了,小攤販的菜賣不出去,虧了多次后,他開始絕望了。 最終,他只能關門大吉,另謀出路。 單薄的個體在巨頭面前毫無招架能力,老王的遭遇只是個體商販的一個縮影,和他命運相似的個體戶,大有人在。
當每個中國人看到文章的此時,都為自己的餐食而憂,為小民經營不易而同情。在全國兩會上和政府報告中,國家對省市領導提出民生工程的要求是:米袋子是省長工程、菜籃子是市長工程。國家領導人為什么要把民生工程提到這樣的政治高度?因為我們有6億人口每個月的收入處于1000元左右,這是李克強總理講的這個數字是中國最為真實的現實國情。包括疫情之下,“地攤經濟”重現,以及國家出臺的各項保障政策,如2020年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這都是保民生工程啊,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求和基本保障,更是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看清巨頭的真面目
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和無序擴張已經對社會就業造成重大沖擊。從最近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菜市場和社區團購可知,他們的行為雖然可以增加快遞業的就業,但卻讓更多社會小商販失去生活來源,增加了社會負擔,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和中國社會不穩定。中國最富500人中,與兩大互聯網公司有股權合作關系的超過1/10,40歲以下富人有1/3來自兩大互聯網公司。從螞蟻金服上市事件可知,螞蟻一旦上市,將產生2萬億元以上的市值,而這些財富中的大部分將被國際資本、國內少數互聯網巨頭、螞蟻控制人的私人圈子、阿里和螞蟻內部控制人瓜分。
11月11日《新財富》雜志發表了一篇報道《收割者:兩大互聯網公司的20萬億生態圈》,報道中對當前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和無序擴張現象進行了分析。文章主要報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事實:
一是通過近年5000億-6000億元規模的投資并購,兩大互聯網公司分別構筑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其中,阿里巴巴自身市值5.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2萬億元,合計高達10.8萬億元。如果兩大互聯網公司繼續這樣的擴張之路,5年后,它們投資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將達到20萬億到50萬億元。
二是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騰訊投出了將近1/10,高達52家,僅次于紅杉資本;阿里系(阿里、螞蟻、云鋒)投資了44家。騰訊位列前十大股東的4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5.4萬億元,相當于科創板的體量,超過了其自身4.6萬億元的市值。
三是中國前30大APP,7成隸屬兩大互聯網公司。10億中國網民的移動生活,被兩大互聯網公司控制。
四是騰訊投資美團浮盈超過2000億元,阿里控制的物流平臺菜鳥估值1900億元,超過其服務的通達系,螞蟻集團的上市估值為2萬億元,遠超工農中建四大行。
五是手機最常用的5款APP,微信、微博、拼多多、美團和天貓,兩大互聯網公司必居其一。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團隸屬騰訊系,而天貓、微博為阿里巴巴系。從高德、B站到喜茶,從《金剛川》到永輝、萬達,從蔚來、小鵬到鏈家,生活中為之停駐的品牌,無不被兩大互聯網公司鎖定。
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和無序擴張已經到了十分驚人和可怕的程度,我們可以從以上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的情況就可以知道,如果再不加以規范、限制、打擊,中國的整個互聯網經濟和新興經濟都會被這些互聯網巨頭壟斷和控制。
第二,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和擴張已經沒有底線和邊界,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有利可圖,這些互聯網巨頭是不會講“武德”的,他們不會管他們的壟斷和擴張會對社會造成多大的傷害、會給其它社會就業群體造成多大的打擊,他們也從不會承擔社會責任,他們除了資本的狼性,從來就沒有社會的仁愛之心。
以上是近日發生在巨頭之下生鮮社區團購方面的無序擴張。然而,物流行業中網絡貨運正迎來最殘酷的洗牌潮,有些地方借用國家出臺良好物流政策的空子,打破了物流業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

其二,網絡貨運亂象叢生,亟待規范。
伴隨我國電商的火爆,面向大眾消費者的C端物流行業快速繁榮起來,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平均每天達到2億件快遞!但這為什么仍然拯救不了接二連三的物流公司倒閉?這背后,是資本爭相競逐之下,競爭正在急劇激烈。
另一方面,面向企業或商家的B端物流行業,也在我國龐大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支撐下,孕育了一個遠比C端更加廣闊的市場。但因為歷史原因,行業長期面臨著低效率、低質量、高成本的短板,更在2020年疫情沖擊下暴露無遺。
時運交匯,“網絡貨運”以數字化的途徑,通過集約化發展解決B端物流短板,迅速躥紅成為2020年物流行業最“火熱”的領域。并在相關政策激勵下,一時間吸引了近千家企業涌入。但新晉從業者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成本與收益的問題: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90%以上的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都是虧損的……就是這樣的市場仍然還有拿著網絡貨運牌照的城配物流企業去吞食擁有網絡貨運牌照的大宗商品物流企業?缂毞诸I域的物流企業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必將阻礙網絡貨運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妨在細分領域去做垂直深度的挖掘,比如這樣好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路歌董事長馮雷在主題演講中,闡述了網絡貨運在當下暴露的數據真實性問題,并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自證,完成對B端物流危機的“突圍”。
戰局:物流“亂象”,誰來拯救
2020年被稱為“網絡貨運元年”。自1月1日《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生效,“網絡貨運”時代正式到來。
我國是物流大國但不是物流強國,這是行業共識。疫情到來更是暴露了貨運行業的短板,無貨可運、運力短缺,現金流差、個體散戶群體龐大但抗風險能力差。
在此情境下,貨運行業需要共擔風險,從傳統貨運向智慧貨運轉型迫在眉睫。網絡貨運平臺的存在,整合了大量的零散車源和貨源,結合多式聯運、甩掛運輸模式,貨運行業走向集約化和規;l展成為可能。
網絡貨運是一場集全行業元素參與的創新革命,現在正值半程,似中流擊水,惟奮楫者進,但也需要將濁流污沼排出。
沉淀行業近20年,經歷了舊生態向新生態的轉變,讓路歌董事長兼CEO馮雷看來,更能深刻地了解錯誤的方向帶來的危害:“網絡貨運≠開票。一些從業者把網絡貨運理解成‘政策+開票’,這是身子處在新生態、腦子停在舊生態的體現。亂開票的企業,利用數字化的名義,大張旗鼓地做著非法的事情,會把整個市場變成壞的市場!
“開票不是網絡貨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網絡事業部主任晏慶華也持類似的觀點,對于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他指出:“在網絡貨運生態中,企業應該苦練內功,才能在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并嶄露頭角。具體來講,應重點打造資源整合能力、數字化能力以及信用能力三大核心競爭力!
此外,網絡貨運發展初始,政策獎勵和財稅補貼無疑起到了相當的促進作用。為了推進無車承運人向網絡貨運轉變和發展,各地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于稅費貢獻突出的網絡貨運企業也有一定獎勵和減免優惠。但是一哄而上涌入市場的企業,水平參差不齊,甚至進行數據作假,騙取財政獎勵。
“一類軟件服務公司,名義上做數據清洗,實質就是數據造假,出現了黑社會式的稅務專家、造假專家,幫助網絡貨運平臺刷業務、刷數據,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也威脅合法經營公司的生存!瘪T雷指出,經濟學中的檸檬市場效應,已經在網絡貨運行業體現。
與會的金融投資機構也提出了亂象帶來的困擾:“我們很看好網絡貨運行業的前景,但是很多企業提供的數據,缺乏可信度并且難以甄別,基于風控的考慮,投資選擇面臨無從下手的情況!
亂象的根源,就在于行業擁有數字化的生態,卻沒有建立真實性的機制。而解決數據的真實性問題的途徑,仍然要從網絡貨運的核心——數字化上去尋找。網絡貨運出來之后,實際上是我們卡車運輸行業進入了一種數字化發展、數字化管控、數字化升級的狀態,在我們數字化的各個行業當中,卡車運輸這個行業是唯一一個有頂層設計的。
磨煉內功,突圍在望?
自從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后,“區塊鏈”便成為各行業的“新寵”。
日本知名數學家望月新一的觀點認為,快遞物流行業,是非常適合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可以稱其為物流區塊鏈。
首先要知道,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針對物流行業,全量運營數據的存證由市場力量或第三方平臺來做困難大,原因無非是其不具備公信力。從目前來看,采用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依靠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質,能夠真實可靠地記錄和傳遞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有效解決第三方公信力不足的表現。
相對應地,物流行業利用區塊鏈基礎平臺,可優化資源利用率、壓縮中間環節、提升行業整體效率,將會極大推動物流行業的創新發展速度。
只有解決數據的真實問題,才能讓網絡貨運行業發展有真正的廣闊前景。通過數據自證技術的引入,把網絡貨運行業從一個有假數據泛濫苗頭的狀態,成功突圍出去,再有國家物流政策給力,讓“攪局者”無局可攪。
|